0755-89218978
行业资讯

呼市小区监控设备成聋子的耳朵?

发布时间:2012-05-22

近年来,呼市许多小区实现了“封闭式”、“智能化”管理,红外线监控、电视摄像机、可视门禁系统等一应俱全。然而,当小区内夜进盗贼,被盗业主希望调取监控录像查找贼影时,往往困难重重,几经周折获准查看录像后,却发现关键位置的摄像头竟然已经损坏多时,面对这样的问题,业主只能表示无奈。

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一些小区的监控设备常处于闲置状态,成了聋子的耳朵,给了窃贼可乘之机,引来业主们的诸多抱怨。

案例:

小区内监控失控造成业主损失

案例一:进过小区的车,监控上找不到影踪

今年9月8日早上6时左右,唐先生在小区内遛狗。唐先生的爱犬被一辆绿色捷达出租车撞死,出租车司机下车见唐先生的爱犬已死,便开车离去。唐先生爱犬死的位置就在小区监控器下,唐先生为了寻找到这个出租车司机,就到小区监控室调监控录像,结果5个摄像头中有两个监控视野没有覆盖到事发地点,另外3个监控镜头已经损坏。唐先生无奈地表示,哪怕有一个监控摄像头拍摄到了事发时的情况,这辆绿色捷达也不可能如此轻易地逃之夭夭。

案例二:小区启用两年,红外线监控还在调试中

“十一”长假,吕先生夫妇外出旅游。几天后,当他俩尽兴而归时,却遇到了扫兴的事:家里有贼光顾过,笔记本电脑、首饰等诸多财物不翼而飞。

吕先生纳闷:自己居住的小区一直实施封闭式管理,围墙上装有红外线防盗装置,小区进口、道路、楼道等处也都装有电视摄像头,家里进了小偷,保安怎么会没察觉呢?

吕先生找到物业公司,要求调看监控录像,试图寻找破案线索,物业工作人员竟说监控设备还在调试中,因此没有录像。小区已经启用了整整两年,监控设备竟然还在调试中?吕先生十分气愤。

记者调查:

小区监控设备闲置原因多

10月9日,记者走访了市内不少新建住宅小区,对“监控变摆设”的现象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原因有多种。

问题一:监控器或损坏或成摆设

温州步行街附近的一个小区,在正对小区西门的居民楼墙体上安装了一个崭新的摄像头,但是仔细查看后可以发现,这个摄像头后的连线是断开的。记者向小区物业进行了解,物业工作人员表示,这处摄像头刚安装不久,连接监控中心的导线还没有安装好。而在该小区物业管理办公室,连接各处监控摄像头的终端监控器有一半屏幕没有打开。“这些小屏幕连接的监控摄像头或者出了故障,或者干脆损坏了。”物业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小区内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还是依靠保安巡逻,“我们安装的监控系统白天是不启动的。”

在小南街附近一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刘军提供的监控录像则是模糊不清。“我们的监控设备分辨率太低了。”这一小区的物业中心负责人孔经理介绍,原来该小区实施的是24小时监控,但因为多次拍摄到的监控画面模糊不清,好几次导致物业误报警。无奈之下,经业主委员会同意,目前已经关闭了部分监控摄像头。“监控系统的维护费用也是一大笔开支,单靠物业承担难度很大。”孔经理表示。

问题二:监控安装死角和盲区不少

除了监控系统本身损坏之外,部分监控器的安装死角和盲区也导致了“监空”现象的出现。在中山东路一个新建高层小区内共有15个监控摄像头,但多数集中在小区门口和车库附近。在监控盲区内,曾经多次发生入户盗窃案件。“小区内确实存在监控盲区,这是在最初安装监控系统时的遗留问题,目前我们正准备安装新的监控设备,以填补盲区。”小区物业刘经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另一些居民小区内,因为监控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只要光线稍暗,监控设备就难以完成监控任务。

问题三:监控记录“不对外”

即使是设备完好、毫无死角的监控系统,普通市民要调取监控记录也往往遇到不少阻碍。10月10日,记者就业主被盗需要调阅监控录像一事和鄂尔多斯东街一新建小区的物业公司取得联系。物业工作人员表示,小区的监控录像“不对外”。“无论是位于楼内还是小区公共道路上,只有公安机关才可以调阅监控录像。”工作人员说。记者随后又咨询了市内多个小区物业及安装有监控设备的单位,工作人员均表示单位所属的监控记录不对外公布。“要查阅记录必须到公安机关开证明。”

业主:

应提高监控设备的质量

腾飞大道上一新建小区的业主齐女士告诉记者,该小区的监控设施白天不开,晚上才开。“要是白天小区进来小偷,根本就没有办法防范,更没有办法寻找线索,真希望物业公司也能考虑到这一点。”齐女士说。物业公司的解释是:正值装修高峰期,进进出出的人多,开了也没啥用。该物业公司的员工陈小姐则透露,很多新小区的监控设施都迟迟没有启用,主要是入住的人比较少,公司为节省开支,因此不启用。

还有的小区之所以“闲置”监控设施,则是因为不堪忍受“狼来了”之类的虚惊。乌兰察布东街一小区的业委会主任张先生告诉记者,小区本来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但监测下来的景象真假难辨,好几次都是虚惊一场,引起居民不满。后来,物业公司干脆关闭了系统。张先生说:“其实,这样的问题很好解决,只要更新质量比较好的监控设备就可以,作为业主委员会主任,我是比较支持业主和物业公司共同出钱更新设备的。”

市场:

监控设备良莠不齐

10月9日,记者在走访我市几家出售监控设备的专营店时发现,监控设备中的摄像头虽然琳琅满目,但价格有天壤之别,质量也相差悬殊,从几十元到几千元分好几个档次。

诚信数码二楼的一个专柜的老板齐润峰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只对住宅区安全防范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做出了明确规定,但针对监控设施一项,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求。监控设施的生产方与甲方(开发商或物业管理公司以及其他需要安装监控设备的单位)基本处于“自由结合”状态,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都是由甲方提出要求,生产方按此做出设计、施工方案。至于用什么档次的设备都由甲方选择。

警方:

提醒业主加强监督

对于调阅监控记录遭拒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呼市玉泉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的金教导员。金教导员说:“如果监控设备为小区或者沿街单位安装的,在遭遇民事纠纷时,当事人有权向监控设备安装单位调取监控记录,安装单位有义务提供录像。如果该单位拒绝提供记录,当事人可以向警方求助。如果监控设备为警方安装管理的‘天网’组成部分,要调取监控记录则需要向警方报案。如果构成刑事案件,警方将调取记录进行取证;如果构成民事侵权,警方也将向当事人提供帮助。”

记者从警方获悉,“人防”和“技防”相结合才能有效防盗。小区业主和物业公司应该充分认识各种电子监控设施的作用,确保其正常工作。

房产局:

购房应选择安保系统完善的小区

市房产局物业处张科长提醒市民:购买房屋应优先选择具备完善安保系统的小区;要现场核实小区的安保系统;小区红外线监测装置如果存在人为“闲置”现象,可通过业委会与物业公司交涉;对失效的监控设施,业主也应以安全为重,尽量统一思想,及时支付费用予以维修和更新。